日媒:中俄是推高黄金价格的“幕后黑手”?

所属类别: 贵金属 | 作者: | 来源: 凤凰网 |  2016-02-01 11:31:17 
0

   近日,全球市场剧烈波动,避险情绪猛增,黄金成不少投资者和机构青睐的投资品种,金价飙涨。然而推高金价的“幕后黑手”是谁?知名日本媒体《日本经济新闻》认为是中国和俄罗斯。

  据日经中文网报道,在金融市场因股价和油价走低而动荡不安的背景下,被视为安全资产的黄金行情正在走高。黄金市场的抛售倾向告一段落,眼下转为被买进。尤其是被认为支撑金价的黄金现货在市场上的存在感日益凸显。原因是面临本国货币贬值问题的两大央行正成为全球最大买家,推高其需求。

  在1月21日召开的欧洲中央银行(ECB)理事会上,德拉吉行长暗示3月以后将追加货币宽松政策。投资者的避险情绪消退,原油价格和欧美股价上涨,金价下跌。被视为黄金市场价格指标的纽约2月黄金期货,在21日当天收于每盎司1098.2美元,比前一天下跌8美元。相比股市的波动,黄金价格仅出现小幅变动,可见黄金市场并未过度将德拉吉的发言解读为利空消息。

  黄金价格行情方面,与最近一次跌至低谷的2015年12月中旬相比,目前的价格上涨了约50美元。全球股价走低使得金融市场陷入不稳定,基金等正在回购被视为安全资产的黄金。而在背后推高黄金价格行情的正是中国人民银行(央行)实施的黄金现货买入。

  2015年12月,中国人民银行从市场买入19吨金块。目前,作为外汇储备,中国人民银行正以每月20吨的速度买入黄金。这些黄金相当于约7亿美元,接近全球每年黄金开采总量的10%。

  各国央行以分散投资为目的,将黄金作为外汇储备的一种进行持有。截至2015年12月底,中国人民银行共持有1762吨黄金。从与各国央行的比较来看,仅次于美国、德国等国央行的持有量,居全球第五。日本的市场分析师丰岛逸夫指出,在人民币持续贬值的背景下,买入黄金现货“在保证经济的安全方面具有意义”。也就是说,中国经济越是面临风险,中国央行就越有可能增加买入黄金。

  另一方面,俄罗斯央行也在买入黄金,其目前每月的购入量几乎和中国人民银行不相上下。受到原油价格走低和欧美经济制裁的影响,俄罗斯卢布已贬值至历史最低水平。但即使国内经济形势严峻,俄罗斯也没有停止买入黄金。该国央行目前持有约1400吨黄金,仅次于中国人民银行,位列第六。

  俄罗斯此前也曾持续地买入黄金,但在乌克兰局势恶化和希腊危机的影响下,2014年起其买入黄金的动作变得更为积极。目的显然在于降低在外汇储备上对美元和欧元的依赖。或许也有尽可能缓和前途未卜的欧洲经济对本国影响的考虑。

  另外,由于原油价格走低,阿联酋(UAE)最近也开始买入黄金。

  黄金在全球拥有相等的价值,且具有不腐蚀、不变色等特性,因此被视为安全资产。由于金融市场前景难以预料,中俄以外的国家央行似乎也在伺机而动,准备增持黄金。

推荐视频

推荐文章

河南众创联盟启动 携手百家创投机构抱团共赢
“当今纸上美猴王”高峻岭书画展在郑州展出
姗姗来迟 奥迪Q7能否“瘦身”成功?
车史上的12月8日 斯柯达品牌引进中国
财报道| 粮丰价贱,大宗商品市场机会何在?
秋冬季的寒冷、无趣、不时髦,一件斗篷式披肩就完美解决了!

版权所有 @2012理财杂志社
本站内容归刊版权所有,若要转载,请先获得本刊同意。豫ICP备1402790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