商品牛市之死 中国挖坑联储埋

所属类别: 贵金属 | 作者: | 来源:  |  2015-11-30 09:47:58 
0

  对于商品而言,似乎二十一世纪从来就不曾到来过。

  上一次彭博商品指数回报如此之低的时候,苹果最好卖的产品还是台式机,不少消费者还是拿着法郎或者马克来购买的。

  这一指标追踪22种自然资源的表现,目前较之峰值重跌了三分之二,达到了199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。在2011年前的大约十年时间当中,中国制造商对煤、石油和金属的极度饥渴造成了所谓商品超级周期,而眼下,这超级周期似乎已经烟消云散,一切重归起点。

  开普敦资产管理公司Allan Gray Ltd旗下资产330亿美元,公司副首席投资官莱平(Andrew Lapping)表示:“在中国,有13亿人一起走向工业化,这样的规模堪称是史无前例。可是,他们显然不可能一直这么走下去。他们只能消费这么多了。”

黄粱一梦,转眼回到世纪初

黄粱一梦,转眼回到世纪初

  中国经济速度逐渐减缓,正在向着近二十五年最疲软的地步走去,如果说这是给超级周期的棺材钉上了第一根钉子的话,那么联储现在就要钉上最后一根了。

  目前,大多数投资者都相信,联储将在下个月启动2006年以来的首次加息,而这样的预期之下,美元相对于10种主要货币的篮子今年已经升值了大约9%。这只能让绝大多数都以美元定价的商品处境雪上加霜,削弱全球原材料购买者的财力,使股票和债券等其他资产产生更高收益率,增加吸引力。

美元向左商品向右

美元向左商品向右

  在2000年代,商品需求创纪录的情况下,生产商如道达尔、力拓和英美资源等等都对长期资本项目投入了海量资金,产能扩张让这个世界充满了石油、天然气、铁矿石和铜……然后,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减缓了。

  莱平总结道:“无一例外,每一家商品企业在过去十年当中都投入了数量惊人的资本。”

  在供应过剩方面,石油是最为严重的。国际能源署的数据显示,哪怕眼下的油价较之2014年6月已经下滑了60%,全球库存依然接近30亿桶,为史上最高。这一方面应该归因于美国创纪录的产出,一方面也是因为石油输出国家组织坚持其3000万桶日产量目标,以维持市场份额,挤压高成本的对手。

  联储加息和美元升值将使得原材料的过剩供应变得更加难以善后。矿业和石油公司在全球市场销售产品,得到的是美元,而他们的开采成本则往往是以其他货币支付——这些货币相对于美元呈现贬值势头,帮助他们减轻了一定的负担。俄罗斯的卢布过去一年间对美元贬值了30%以上,这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了该国的钢和镍的生产商,让他们得以继续维持当前的产出水平和利润。

  纽约Van Eck Global的马伦(Charl Malan)解释道:“货币汇率走低带来的结果就是,那些原本一年前就该关张的生产,现在突然在现金层面变得有利润了,为什么要停止呢?”

  尽管一些世界级的大公司如嘉能可等已经计划削减铜和锌的产量,但是其他公司如必和必拓、淡水河谷和力拓则打的是不一样的算盘,花旗的金属研究主管威尔森(David Wilson)指出,这些公司是打算在价格暴跌的情况下继续维持产出,将竞争对手挤压出局。

  “考虑到价格下跌的势头,现在很难说就已经见底了。”

推荐视频

推荐文章

库克发苹果公开信不会给美国政府开后门
一大波SUV和新能源曝大众未来规划
路特斯发布Elise Cup 250官图
宝马84万辆车存伤亡隐患 在美召回
险企布局税优健康险 市场前景可观
多家银行推出线上转账免费套餐

版权所有 @2012理财杂志社
本站内容归刊版权所有,若要转载,请先获得本刊同意。豫ICP备1402790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