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.5天假期休还是不休?
2.5天假期让旅游更轻松
陈 杰/媒体人
假如周末想要出去走走,两天假期总会让人尴尬——选择周六等同于5个工作日之后带着疲惫出行,选择周日又意味着游玩之后不得休息而要连续工作5天。当然,如果算上出发前的准备时间与结束后的休整时间,两天时间时常捉襟见肘,但仅仅半天假期的增加,就可以完美解决这些问题。周五下午准备行囊启程,晚上到达后美美地睡上一觉,周六开心地玩上一天,周日上午愉快地回家,享受最后半天的休息调整,随后便是满血状态下的愉悦工作,而这种状态下的4.5天,其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,绝不输于疲劳紧张的5天。
所以整体而言,2.5天假期将会促进国内的旅游,并拉动内需。同时,它还给了广大员工更充足的休息时间、更美好的心情甚至更良好的身体状况。在这个状态下,员工的诸多受益又能反作用于其工作之上,而结果便是双方共赢。
此外,周五半天放假,不仅可以促进旅游,而且还能让在外地工作的子女常回家看看,更多地关心与照顾家里的老人。
因此,小到各家单位,大到整个社会,都将充满欢乐与和善。所以,我们何乐而不为呢?
单位会让你任性吗?
杜俊林/编辑
虽然国务院已经喊话,鼓励大家弹性作息,有条件的地方和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,依法优化调整夏季作息安排,为职工周五下午与周末结合外出休闲度假创造有利条件。
不过,在我看来,这个喊话和鼓励未必能够立竿见影,因为摆在我们面前的,还有单双休问题并没有解决。虽然现在实行双休制,但是一些企业仍然是单休,或者单双轮休。所以,当不少企业和单位的员工还在为双休争取的时候,2.5天休息简直是痴人说梦。
例如,我所在的公司就是单双轮休。按照公司规定,员工上半年实行双休,下半年实行单双轮休。即便这样,为了生存,我们还要时不时地加班。事实上,很多公司和单位选择单休也主要是考虑到公司业务。公司业务繁忙时,正是需要员工的时候,那么我们就只能牺牲休息日来加班。
从个人角度来讲,多休息也未必是件好事。因为现在多数单位员工的工资都是“工资+提成”模式。如果你不努力、不争分夺秒的话,那么月底到手的工资就会少得可怜。所以,2.5天休息也只能是在有条件的地方实行。现实和单位,都不会让我们那么任性的。
2.5天很丰满,但营收很骨感
吴 波/老板
虽然2.5天休息的鼓励政策已经出炉,但是这个假真的不是想休就能休的。作为一个企业老板,我觉得更是如此。
作为一个互联网销售公司,对我们来说,员工的奉献与产能是最重要的。虽然我们反对低效率的工作状态,但是鼓励员工在不影响产能的情况下弹性调休。所以,但凡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解决的问题,我们是不会要求员工在岗位上“蹲班”的。就连我自己也十分反感无所事事地在岗位上“蹲班”“守点”。所以,如果有可能,我是非常希望公司能够实现2.5天休息的。
然而,现实却告诉我们,2.5天休息,多多少少有点奢侈。一方面,公司规模小,人力成本高,如果让本就有限的员工再进行带薪休假,那么公司的活就更忙不完了。另一方面,在我们的行业里,越是大众都休息的时候,就越是我们接单的高峰期。如果我们的员工都去休息了,那么就可能会错失很多单。
什么才是有条件的单位?
崔永辉/律师
2.5天休息这个鼓励政策一经提出,网友们便激动得不行。一边心里盼望着增加放假天数,另一边却又在担心自己所在的单位根本实现不了,而别的单位却实行了,最后到自己只有羡慕的份儿。
其实,这都源于该鼓励政策的一句话:鼓励有条件的单位进行弹性休息。那么问题就来了,什么才是有条件的单位呢?自己所在的单位又是否有这个条件?这不是明摆着一些人能休,一些人只能羡慕嘛!
中国人民大学休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琪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了,所谓的有条件,其中一个条件就是弹性工作制。例如软件、互联网、媒体等行业,工作地点非常机动,那么就完全可以推行。反过来,一些有着固定坐班制度的单位,恐怕就很难操作。“例如一些公权单位就不太可能实现”。